家里響著優揚的音樂,勾起火柴和洋釘(洋釘機)的傷心事來。
火柴說:“現在,人們文化水平提高了,給他們的孩子取名字可真講究,有的為紀念某個人,有的神則寄托的大人們美好的愿望,有的還取了個名字。”
“可不是嗎?”洋釘(洋釘機)說:“幾十年前,人們都沒文化,給我取名為’洋釘’,給你取名不’洋火’,真難聽,簡直就是‘土老冒’。”
“那你可是誤會他們了,”火柴說:“他們不是沒文化,而是以前我們的國家還非常貧窮、落后,國人根本就生產不出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來,就連我們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,也得靠進口。所以,原先人們才在我們名兒的前面加上“洋”字”。
“哦,那我還真的錯怪他們了,”洋釘(洋釘機)說:“放眼現在,與過去相比,那真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呀。”
“可不嗎?”火柴說:“你看,我們國家現在發達了:香港,澳門的回歸,世貿組織的加入,神州五號、六號、七的升空,、殘奧會的成功舉辦等等等等„„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成果,無一不向世人昭示著中國人的勤勞、智慧和的創造力。”
“是啊!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,現在別說我們這些小東西了,就連高科技的產品也能生產出來。”
“是啊!我們的國家了‘病夫’的恥辱稱號。我們也了名字前的‘洋帽’。我們要大聲的對世界呼喊‘我們不叫洋火、洋釘,我們叫火柴和洋釘(洋釘機)。’
“啪”一聲音樂關掉了,洋火和洋釘也結束了他們的對話。